文明创建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医院文化 > 文明创建

抗“疫”坚兵 牢筑生命防线 ——浙江省荣军医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人物纪实

来源: 时间:2020-03-18 浏览:7597

新年伊始,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自武汉至湖北,迅速向全国肆虐蔓延,举国上下奋力投身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闻令而动,战“疫”有我。身为退役军人事务系统的公立综合性优抚医院,也是全国优抚医院联盟理事长单位,浙江省荣军医院与同系统及医疗系统工作人员并肩作战,在救治一线筑起一座座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战斗堡垒——

1月20日开始,医院陆续设立发热门诊和呼吸道门诊,完善设施设备,加强人员配置,优化诊疗流程,一线医护人员及党员干部职工,放弃休假,24小时坚守,至今已接诊发热和呼吸道疾病患者1351人次;

1月29日,医院抽调17名医护人员支援嘉兴新冠肺炎定点医院,队员们夙夜不懈,无惧感染风险,共为192名新冠肺炎疑似病人进行筛查诊断;

2月9日,10名临床医护人员由副院长沈建法带队,组成援鄂紧急医疗队出征武汉。一个多月来,队员们努力克服防护服闷热、护目镜起雾、6小时不进食水等困难,先后诊治新冠肺炎疑似和确诊病例达269名……

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一位又一位荣院人,怀揣着最柔软的医者仁心,树立起最坚韧的军人作风,以战斗的姿态、斗争的精神,牢牢筑起生命防线,相信他们也必然能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战“疫”答卷。

 


“只不过是换了一个地方上班”

齐福权: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支援湖北省荣军医院

 

2月初,春寒料峭,在整理去武汉行李的时候,齐福权把夏天的短袖衣服也放进了箱子。面对一个全新的未知病毒,他主动请战武汉,并且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

到武汉的第一天,与队员们放下行李就去支援医院踩点。尽管有了心理准备,但看到楼道里堆积如山的医疗垃圾、没有手消液的换衣区以及疲惫不堪的医护同行时,自己心里还是一阵发凉。“第一反应是震惊的,这里的各种设施和环境比我们想象中还要差得多,但是仔细一想又很心疼当地医护人员。在我们来到之前,他们已经奋战一个月,在各种医疗物资匮乏的情况下,能做到这样已经很不容易了。”

作为队里年资较长的“大哥”,齐福权带头,在日常诊疗工作之余,一点点改善病区的感控工作。堆积在楼道里的医疗垃圾对病区安全是极大的威胁,没有清洁工,他们来“兼职”;病房消毒了,楼道里不消毒也不行,他们用84消毒液,每天把楼道、扶手各个角落消杀一遍;换衣区没有手消液,浙江带来的先顶上……

在他们的努力下,病区的环境和设施一天天改善。当地医护人员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

刚到武汉那段时间,医院病房人满为患,医护人员日夜连轴转,即使这样,还有部分病人没办法第一时间安排入院。每每听到这样的消息,齐福权这个七尺男儿不禁鼻头发酸,作为一名医者,他听不得病人“求医无门”,作为一名驰援者,他更坚定救治武汉百姓的决心。

春暖花开终有时。随着武汉防疫工作的持续推进,越来越多的病人康复出院,这对齐福权他们来说是最好的回报。前几天,一个病房的三位女病人把查完房的齐福权叫到床边,拍了合照、加了微信:“我们马上要出院了,谢谢你们来支援武汉,谢谢你们让我们恢复健康。齐医生,疫情过去一定要再来武汉,我们等着你!”

 

 

“ 经验是我的武器,责任是我的盔甲”

蒋凤美: 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支援湖北省荣军医院

 

2月9日凌晨,蒋凤美跟随大部队踏上江城土地。如今春阳已至,在援鄂工作期间碰到的同事、病人们也让蒋凤美感受到春风般的和煦温暖,更让她进一步体会到护士的意义所在。

蒋凤美于2004年参加工作,2010年调入浙江省荣军医院ICU,如今已经在这个科室工作将近9年。多年在重症监护室的工作经历让蒋凤美积累了丰富的急救知识与护理经验,更培养了她临危不惧、临阵不慌的处事风格。

疫情爆发初期,蒋凤美看到嘉兴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员整装出发时,立刻决定如果有机会,自己也要报名前往武汉。母亲得知后,因为担心女儿安危曾强烈反对。但这并不能打消蒋凤美去武汉的念头,医务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感驱使着她心中这簇火苗持续燃烧。当院内组建援鄂医疗队的通知下达时,她毫不犹豫地报名,并顺利通过选拔成为医疗队的一员。

几天后,医疗队正式启程,蒋凤美来不及好好宽慰母亲,拎起行囊匆匆出发。“我有经验,也有责任。”这句简单的话,是蒋凤美内心的真实写照。精湛的护理技术与强烈的责任意识交织,为她打造一身熠熠发亮的战袍,伴着她一路奋勇前行,为抗击新冠肺炎贡献自己的力量。

武汉的工作对于大多数医务人员来说都不轻松,但是ICU出身的蒋凤美却游刃有余。唯一让她有些不习惯的,就是全套防护装备带来的不便。“我们每天穿防护服工作6小时,这期间不能吃喝拉撒。所以上班前,我一般都不喝水。穿着防护服、戴着护目镜和手套,原来很简单的穿刺变得困难。我给病人扎针时会多跟他们聊聊天,转移他们的注意力,既可以让穿刺更加顺利,也帮助消解病人的不安情绪。”

在武汉的日子里,蒋凤美一如既往地以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对待每一位病人,积极做好护理工作。与同事和病人相处过程中的感动与温暖充斥在蒋凤美的字字句句中,而对于面临的困难与压力、风险与恐惧,她却闭口不提,似乎这些词语都不曾出现在她的字典中。“我是主动请缨到武汉来的,做好了面对各种困难和危险的准备,”蒋凤美说,“我会一直’战斗’到最后一刻,和武汉市民一起迎接最终的胜利。”

 


“或许没人信,当护士就是我从小的志愿”

张薇:内镜室护师,支援长水医疗隔离点

 

 “你为什么要选择这个职业?对于这个问题,回答总是千面千人语。有人说是“为实现自我价值”,有人说是“为满足父母期望”,有人说是“为国家繁荣昌盛……张薇的回答是这样的——

小时候经常生病,父母带我去医院的时候,我就觉得护士们端着瓶瓶罐罐看上去挺好玩的,而且护士服很漂亮。说出来可能没人信,就因为这样,我从小就想当一名护士,是不是有点幼稚?

提及这份初心,张薇笑得很腼腆。对职业的选择或许缘起于孩童时的爱美心和好奇感,但经年累月的坚持与追梦实属不易。

2008年汶川地震时,张薇正在上大二她的老师们毅然报名去了前线救死扶伤,给她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当时的我还只是一名学生,无法和老师一样走上战场,而如今我参加工作,有机会也有能力为这场战斗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张薇说。

新冠肺炎防控战全面打响之后,张薇主动请战来到长水医疗隔离点参与抗“疫”工作。作为一名在内镜室工作的护士,张薇以前并没有接触过住院病区。消毒病房、照顾病人的饮食起居、关注病人的心理状态并及时进行疏导……诸如此类的工作都是她未曾涉及过的领域。张薇坦言自己一开始压力很大,对于工作流程的不熟悉令她十分忐忑。但在接手了十几个病人后,她逐渐摸到了门道,闲暇时会对自己一天的工作进行回顾总结,不断改进。

偶尔碰上刚来到隔离点情绪不佳的病人,张薇会耐心地向患者解释并安慰对方,隔一会儿就去病房看看,将“陪伴”两字落在每个患者的心头。偶尔碰上被送来隔离的人员由于事发突然,没有准备生活用品的时候,张薇会笑盈盈地把自己多准备的牙膏、牙刷、毛巾等主动拿给他们用,却并不是为了对方的一句道谢。

疫情最严峻的时候,张薇白班夜班连着上,在超负荷工作的状态下累瘦了许多,但她乐在其中,隔离人员出院时脸上幸福的微笑、从湿透的防护服里滴落的汗水,无一不记录着自己的付出与收获。

 


甘做疫情防控一线“守门人”

陶斯斌:急诊科副主任,医院抗疫线成员

 

自新冠肺炎爆发以来,医院第一时间设立了发热门诊和呼吸道门诊。在此基础上,加上日常急诊工作,还有对全院发热病人进行排查的任务,工作量陡然倍增。

作为急诊科副主任,陶斯斌身先士卒地挑起了重担,四头同时抓,忙成了停不下来的陀螺。之所以要做这么多事,是因为当时疫情正处前期,发展情况尚不明朗,必然得先做好打长期战的准备,“我们准备得越充分,后续工作就会越顺利,老百姓们也能越安心。”陶斯斌说。

从抗“疫”战打响的第一天起,医院就成了陶斯斌的家。下了班就抓紧时间在休息室里倒头就睡,醒了就穿上白大褂继续作战,随叫随到,从不懈怠,这成了他一个多月里的默认模式。

作为急诊科副主任,他不仅要做好医生的诊疗任务,还要做好科室领导者的管理任务。疫情期间,陶斯斌一天要接诊、筛查三四十位病人,要指导医护人员进行核酸采样,下班后则对科室工作进行总结、反思与调整。

由于发热病人筛查的流程与以往急诊科的工作流程不同,在实践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困难。病区改造、消杀隔离、物资分配……层出不穷的问题摆到陶斯斌与同事们的面前,堆得像一座难以翻越的大山。但陶斯斌不急不躁、毫不气馁,和同事们一起争分夺秒地讨论解决措施,对工作进行不断地修正与改进。随着一个个问题被解决,胜利的彼岸也逐渐透出了一丝光亮。

陶斯斌将自己比作巨大机器中一个微小的齿轮,他只是尽力做好本职工作而已,要打赢这场抗击疫情战役,靠的是多部门的协调合作和全院人的共同努力。这不仅仅是急诊科的任务,也不是我个人的任务,需要全院各科室一心同体才能把事情做好。

如今嘉兴进入病例零增长阶段有一段时间,但陶斯斌依然没有放松警惕,他依然奔波在一线:防控形势逐步明朗老百姓可以稍安心,我们医务人员绝不能放松。做好预防措施,防止疫情这个‘敌人’卷土重来

 





快捷方式

地址: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双园路309号(中环西路589号) E-mail:zjsrjyy@126.com 健康热线:0573-82083548、82880120 体检中心:0573-82063011

浙江省荣军医院 版权所有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09045967号-2 浙公网安备33040202000441号 技术支持 | 浙江创智科技有限公司